不同 pH和盐度下海洋细菌对赤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苏建强
郑天凌
胡忠
徐金森
俞志明
宋秀贤
不详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厦门
[4] 厦门
[5] 青岛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259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在可控生态条件下 ,一株分离自厦门西海域沉积物的海洋细菌S10 在不同pH和盐度条件下对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结果表明 ,实验用藻株适宜生长 pH为 6~ 8,适宜盐度为 2 0~ 34;该藻株在不同pH及不同盐度条件下 ,藻细胞毒力差异显著 ,且随着pH升高而下降 ,随着盐度增加而加大 ,到盐度为 30时达到最高值 ,然后逐渐下降 ;菌株S10 (1.0 2× 10 10cells·ml-1)在pH 7~ 9和盐度 15~ 34下均能有效抑藻生长和产毒 ,且在 pH 7、盐度 34时其抑藻生长作用最强 ;在 pH 7时抑藻产毒效果较好 ,且其抑藻产毒作用强度不随盐度变化而异 .
引用
收藏
页码:1161 / 11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溶藻细菌研究的最新进展 [J].
吴刚 ;
席宇 ;
赵以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43-46
[2]   厦门西港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分布特征 [J].
林元烧 ;
曹文清 ;
Sameer TERDALKAR ;
张茜 ;
齐雨藻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407-414
[3]   有毒藻产毒过程中海洋细菌的作用 [J].
林伟 ;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2001, (03) :34-38
[4]   几种环境因子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大鹏湾株)生长及其藻毒力影响 [J].
江天久 ;
黄伟建 ;
王朝晖 ;
骆育敏 ;
尹伊伟 ;
杞桑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 (02) :151-154
[5]   赤潮科学中藻菌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 [J].
连玉武 ;
王艳丽 ;
郑天凌 ;
洪华生 .
海洋科学, 1999, (01) :35-38
[6]   细菌和藻类的粘附行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罗岳平 ;
李益健 ;
谭智群 .
生态学杂志, 1996, (05) :55-61+79
[7]   有害藻类及其微生物防治的基础──藻菌关系的研究动态 [J].
赵以军,刘永定 .
水生生物学报, 1996, (02) :17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