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

被引:89
作者
滕吉文 [1 ]
杨立强 [2 ]
姚敬全 [3 ]
刘宏臣 [1 ]
刘财 [4 ]
韩立国 [4 ]
张雪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地质科学院
[4] 吉林大学
关键词
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金属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过程; 动力学响应; 第二深度空间的找矿、勘探; 高精度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必须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金属矿产资源为后盾.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且紧缺,故对外的依存度日益增大.为此,在多元化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本土资源为本,并迅速建立起安全、可靠与稳定供给的重要金属矿产战略后备基地.本文基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和聚集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新认识,并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已发现的深部金属矿床实例.据此提出:必须迅速强化进行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深入研究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3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胶东矿集区形成的构造体制研究进展 [J].
邓军 ;
杨立强 ;
葛良胜 ;
王庆飞 ;
张静 ;
高帮飞 ;
周应华 ;
江少卿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5) :513-518
[2]   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评述 [J].
滕吉文 .
石油物探, 2006, (03) :209-216+15
[3]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J].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2) :327-339
[4]   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J].
丁建华 ;
肖克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2) :588-593
[5]   外间梯度测深法及其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J].
李振峰 ;
曹清章 ;
陈天振 ;
安西峰 ;
冯磊 ;
张满坡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1) :244-247
[6]   参加2004年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点滴见闻与思虑 [J].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3) :577-583
[8]   小秦岭地区中深部含金石英脉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义天 ;
毛景文 ;
叶安旺 ;
叶会寿 ;
李永峰 ;
卢欣祥 ;
李永革 .
矿床地质, 2005, (03) :270-279
[9]   煌斑岩在玲珑金矿田形成过程中的地质意义 [J].
申玉科 ;
邓军 ;
徐叶兵 .
地质与勘探, 2005, (03) :45-49
[10]   地幔对流与深部物质运移研究的新进展 [J].
傅容珊 ;
冷伟 ;
常筱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1) :17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