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斑岩在玲珑金矿田形成过程中的地质意义

被引:30
作者
申玉科
邓军
徐叶兵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黄铁石英脉; 煌斑岩脉; 地幔岩浆; 地幔流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玲珑金矿田发育的金矿脉以黄铁石英脉为主。发育的含金石英脉在时空及成因方面与煌斑岩脉有密切联系。在空间上,煌斑岩脉与黄铁石英矿脉呈小角度相交,且大都错断矿脉。在时间上,同位素测年显示,煌斑岩脉的形成时间范围较大,一般为80~132Ma,而石英脉的形成主要集中在100~110Ma。通过煌斑岩中金含量测定及高温高压实验,煌斑岩并非是金元素的来源,金元素与煌斑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相溶,在成因方面,形成矿脉的大部分金元素与煌斑岩脉应同属于地幔物质;地幔岩浆含大量的地幔流体,根据金的化学性质,金易和地幔流体中的Cl-、OH-结合形成络合物,在地幔岩浆上侵过程中随地幔流体上升到地壳上部,并在适当的位置聚集形成含金石英矿脉,而煌斑岩浆从上侵的基性岩浆中分离出来,充填于构造裂隙中,形成煌斑岩脉。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胶东招莱地区大—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J].
罗镇宽 ;
关康 ;
余和勇 ;
李永明 .
地质找矿论丛, 2003, (02) :95-102+142
[2]   核幔成矿物质(流体)的反重力迁移——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成矿作用 [J].
牛树银 ;
侯增谦 ;
孙爱群 .
地学前缘, 2001, (03) :95-101
[3]   地幔柱的概念、分类、演化与大规模成矿——对中国西南部的探讨 [J].
王登红 .
地学前缘, 2001, (03) :67-72
[4]   胶东地区壳-幔作用与金成矿效应 [J].
邓军 ;
杨立强 ;
方云 ;
丁式江 ;
王建平 ;
孟庆芬 .
地质科学, 2000, (01) :60-70
[5]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 [J].
邓军 ;
翟裕生 ;
杨立强 ;
肖荣阁 ;
孙忠实 .
地学前缘, 1999, (02) :122-130
[6]   煌斑岩岩浆能携带金吗?——高温超高压实验的证据 [J].
黄智龙 ;
朱成明 ;
肖化云 ;
刘丛强 .
科学通报, 1999, (12) :1331-1334
[7]   罗山金矿煌斑岩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李新俊 ;
李绪俊 ;
孙国胜 .
黄金, 1999, (06) :12-15
[8]   有关煌斑岩与金矿化新成因模式的讨论 [J].
翟建平 ;
胡凯 ;
陆建军 .
矿床地质, 1996, (01) :80-86
[9]   胶东地区煌斑岩与金矿关系初探 [J].
季海章 ;
赵懿英 ;
卢冰 ;
陈殿照 .
地质与勘探, 1992, (02) :15-18
[10]   胶东东部金青顶金矿床围岩蚀变岩带的地球化学、形成机理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J].
杨敏之 ;
李治平 .
地质找矿论丛, 1989, (02)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