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

被引:57
作者
张洪潮 [1 ]
何任 [2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对称企业; 转型深化期; 合作创新; 进化博弈;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06.013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转型深化期,合作创新愈来愈多的在不同产业或规模、实力不同的非对称企业间开展。但实践表明,非对称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关系却大多难以长久维持,合作关系常因合作一方单方面违约而瓦解,近年来不乏研发联盟在合作一段时间后"突然"解散的例证。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引入合作创新超额收益、违约额外收益、超额收益分配系数和违约成本等影响因素,构造不同产业或规模、实力不同的两家非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合作创新策略做进化博弈分析,判断策略的进化稳定性,分析非对称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如企业违约而获得的额外净收益大于继续合作创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则企业策略选择将视对方策略选择概率而定,但合作创新终将因一方企业违约而终止;如企业违约而获得的额外净收益小于继续合作创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则企业策略选择将不受对方策略选择影响,合作创新终会因双方企业遵守合作契约而得到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投资溢出的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J].
孟卫东 ;
黄波 ;
李宇雨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4) :133-140
[2]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路径演化研究 [J].
梅强 ;
马国建 ;
杜建国 ;
刘重才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2) :160-168
[3]   工程项目采购供应链中的竞合博弈 [J].
许婷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1) :83-88
[4]   基于技术融合的企业研发勾结研究 [J].
陈抗 ;
郁明华 .
中国管理科学, 2007, (01) :142-148
[5]   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动因的两视角分析 [J].
党兴华 ;
刘兰剑 .
科研管理, 2006, (01) :55-61
[6]   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 [J].
张艳 .
管理世界, 2005, (10) :34-40
[7]   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J].
易余胤 ;
肖条军 ;
盛昭瀚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5, (04) :80-87
[8]   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 [J].
黄少安 .
经济研究, 2000, (05) :60-67
[9]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
[10]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out the extended enterprise[J] . Lawrence Owen,Charles Goldwasser,Kristi Choate,Amy Blitz.Strategy & Leadership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