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

被引:44
作者
廖邦固 [1 ]
徐建刚 [2 ]
梅安新 [3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居住用地; 分异度; 街坊/乡镇尺度;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采用4种分异度测度模型,在街坊尺度和乡镇尺度下,对上海中心城区1947~2007年11个时相的各类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程度进行计算。发现1949年后各类居住用地分异度呈现不同的波动过程。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总体分异程度的计算表明,1949年前空间分异严重,计划经济时期有所降低,转型期则又明显上升。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等级高低与其分异度大小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1949年前高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高、中低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较低,形成"一高两低"结构;计划经济时期则是居住用地等级越高,分异度越大的"正相关"结构;90年代后则是最高和最低等级的居住用地分异度高,而中等居住用地分异度最低的"V"型结构。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结构特征间的演进,直接原因是新式住宅的建设和旧城的改造,深层次原因则是土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和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089 / 110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转型中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J].
顾朝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75-1183
[2]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孙斌栋 ;
吴雅菲 .
城市规划, 2009, 33 (06) :73-80
[3]   南京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因子生态分析 [J].
徐旳 ;
汪珠 ;
朱喜钢 ;
李唯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84-498
[4]   上海居住空间分异的实证分析与城市规划应对策略 [J].
孙斌栋 ;
吴雅菲 .
上海经济研究, 2008, (12) :3-10
[5]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8, (08) :829-844
[6]   1990—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J].
廖邦固 ;
徐建刚 ;
韩雪培 ;
祁毅 ;
梅安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30-139
[7]   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 [J].
宁越敏 .
人文地理, 2008, (02) :1-5
[8]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J].
廖邦固 ;
徐建刚 ;
宣国富 ;
祁毅 ;
梅安新 .
地理学报, 2008, (02) :195-206
[9]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 [J].
杨上广 ;
王春兰 .
社会, 2006, (06) :117-137+211
[10]   上海市中心城社会区分析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地理研究, 2006, (03) :52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