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
被引:44
作者:
廖邦固
[1
]
徐建刚
[2
]
梅安新
[3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居住用地;
分异度;
街坊/乡镇尺度;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采用4种分异度测度模型,在街坊尺度和乡镇尺度下,对上海中心城区1947~2007年11个时相的各类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程度进行计算。发现1949年后各类居住用地分异度呈现不同的波动过程。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总体分异程度的计算表明,1949年前空间分异严重,计划经济时期有所降低,转型期则又明显上升。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等级高低与其分异度大小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1949年前高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高、中低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较低,形成"一高两低"结构;计划经济时期则是居住用地等级越高,分异度越大的"正相关"结构;90年代后则是最高和最低等级的居住用地分异度高,而中等居住用地分异度最低的"V"型结构。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结构特征间的演进,直接原因是新式住宅的建设和旧城的改造,深层次原因则是土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和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089 / 1102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