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11
作者
鄢全树
石学法
王昆山
卜文瑞
机构
[1]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成因意义; 新生代玄武岩;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P578.954 [辉石族];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从南海南大陆坡底至北大陆坡底采集的玄武岩样品,基本可以代表南海新生代岩浆活动的代表性样品。本文中对这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单斜辉石以顽透辉石为主(占3/4),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及次透辉石等,也出现少量较为罕见的富钙辉石,位于深绿辉石区域内。基质微晶辉石比辉石斑晶更富钙、钛、铁,可能反映了岩浆演化向着富钙、钛、铁方向发展,且碱度逐渐降低。与碱性系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由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计算的岩浆房深度分别为:碱玄岩岩浆房约49km左右,粗面玄武岩岩浆房约25km;玄武岩岩浆房约15km。由碱玄岩→粗面玄武岩→玄武岩,平衡温度(K)依次降低:从1535~1498→1429→1369。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系列可能是地幔柱在上升过程中在不同深度处发生部分熔融并伴随有分离结晶作用等物理化学过程的连续演变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981 / 29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J].
姚伯初 ;
万玲 ;
吴能友 .
中国地质, 2004, (02) :113-122
[2]   南沙微板块的层块构造 [J].
刘海龄 ;
阎贫 ;
孙岩 ;
郭令智 ;
张伯友 ;
张毅祥 .
中国地质, 2002, (04) :374-381
[4]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J].
李思田 ;
林畅松 ;
张启明 ;
杨士恭 ;
吴培康 .
科学通报, 1998, (08) :797-810
[5]   浙闽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学与Cpx矿物化学 [J].
邱家骧 ;
廖群安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6, (Z1) :16-25
[6]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包体的氧逸度 [J].
张毅刚,鄂莫岚 .
岩石学报, 1994, (02) :161-170
[7]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低压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及岩石学意义 [J].
邱家骧 ;
曾广策 .
岩石学报, 1987, (04) :1-9
[8]   南海玄武岩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 [J].
王贤觉 ;
吴明清 ;
梁德华 ;
印爱武 .
地球化学, 1984, (04) :332-340
[9]   一种过冷却结晶效应——不平衡状态下的假高压效应 [J].
郑学正 ;
叶大年 .
中国科学, 1978, (04) :442-451
[10]  
南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刘昭蜀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