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水流系统功能的多维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37
作者
唱彤 [1 ]
郦建强 [1 ]
金菊良 [2 ,3 ]
陈磊 [2 ,3 ]
董涛 [4 ]
陈梦璐 [2 ,3 ]
张浩宇 [2 ,3 ]
机构
[1]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3]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4]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流系统功能; 承载过程; 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简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水资源系统的演变特征,从水资源系统自然演化、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推演出水资源系统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和连通性四维结构,并以此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表征。基于对水资源承载主体、客体及承载过程的分析,以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压力和调控力描述承载过程,建立了基于承载过程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连通性"四维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流域或区域多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基于“五水共治”规划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J].
王丽 ;
毕佳成 ;
向龙 ;
陈星 .
水资源保护, 2016, 32 (02) :21-25
[22]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研究 [J].
左其亭 ;
张修宇 .
水利学报, 2015, 46 (04) :387-395
[23]   基于因子分析的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吴琼 .
水资源保护, 2013, 29 (01) :22-26
[24]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概念框架 [J].
彭建 ;
吴健生 ;
潘雅婧 ;
韩忆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933-940
[25]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J].
程军蕊 ;
曹飞凤 ;
楼章华 ;
李佳 .
浙江水利科技, 2006, (04) :1-3
[26]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J].
王浩 ;
秦大庸 ;
王建华 ;
李令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51-159
[27]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J].
夏军 ;
朱一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62-269
[28]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J].
朱一中 ;
夏军 ;
谈戈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80-188
[29]   系统论的基本规律 [J].
魏宏森,曾国屏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 (04) :22-27
[30]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系统论和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J].
王顺金 ;
曹文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2, (02)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