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资差异到趋同:外溢的视角

被引:4
作者
谢露露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工资外溢; 竞争效应; 嫉妒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4 [劳动工资、劳动报酬];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集中回顾了工资外溢领域的相关文献。这一领域的理论主要从工资的同步决定和工资先后决定两个方向展开,前者以工会垄断模型为线索,后者重点研究工资决定的领导者-追随者模型。而实证研究主要讨论工资外溢的发生机制,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行业之间、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之间以及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主要结论如下:不同层面都存在工资外溢,而且工资外溢主要通过在相似的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以及出于制度或心理上的"公平"考虑而产生的嫉妒效应发生。文章联系中国已有的工资相互关联如工资攀比和趋同等以及长期存在的行业间工资差距持续扩大等现象,提出研究中国工资外溢的初步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 [J].
陈钊 ;
陆铭 ;
佐藤宏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121-132
[2]   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溢出效应 [J].
许和连 ;
亓朋 ;
李海峥 .
管理世界, 2009, (09) :53-68
[3]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4]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5]   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及人力资本贡献 [J].
张车伟 ;
薛欣欣 .
经济研究, 2008, (04) :15-25+65
[6]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 [J].
张车伟 .
经济学动态, 2008, (03) :49-54
[7]  
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 薛欣欣.产业经济评论. 2008(01)
[8]   工资决定的行为与制度分析 [J].
周业安 ;
宋紫峰 .
学术月刊, 2006, (12) :78-85
[9]   外国直接投资的“工资溢出”效应研究 [J].
邱立成 ;
王自峰 .
经济评论, 2006, (05) :136-140
[10]   从1956年工资改革管窥建国初期的分配思想 [J].
温振英 ;
许金华 .
企业经济, 2006, (07)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