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演进:构建一种可持续合作机制

被引:23
作者
贺璇
王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可持续合作治理; 机制创新; 京津冀地区;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京津冀地区通过产业转移、中心城市环境索取、大事件临时合作等模式在某些指标上或者某个时期内改善了大气质量,却因利益联结匮乏、激励和监督缺失等管理困境而难以持续,加剧了区域不平衡。新型复合污染的特征彰显出构建可持续合作机制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必要性,提出应从合作组织、利益协调、有效激励、政策执行、多元参与等方面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可持续合作治理的制度完善与机制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概论 [J].
王冰 ;
贺璇 .
城市问题, 2014, (12) :2-8
[2]   首都经济圈大气污染治理:府际协作与多元参与 [J].
王喆 ;
唐婍婧 .
改革, 2014, (04) :5-16
[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以“退耕还林”项目为例 [J].
宋元媛 ;
黄波 ;
全世文 .
林业经济, 2013, (09) :36-42
[4]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J].
汪伟全 .
政治学研究, 2012, (02) :98-107
[5]   京津冀区域治理的模式选择 [J].
马海龙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7-11
[6]   地方环境监管困境解释——政治激励与财政约束假说 [J].
张凌云 ;
齐晔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93-97
[7]   从区域行政到区域治理: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向 [J].
张紧跟 .
学术研究, 2009, (09) :42-49+159
[8]   “合作共赢”与“集体行动逻辑”——关于区域公共服务“猎鹿困境”的探讨 [J].
钱海梅 .
学术界, 2009, (02) :260-265
[9]   京津冀城市圈发展布局:差异化城市扩展进程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J].
孟祥林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3) :6-15
[10]   区际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兼及构建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机制 [J].
刘广明 ;
曹焕忠 ;
李靖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07, (04)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