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性公共与公议性公共:“公共”话语研究的两个要点及其范式转型

被引:5
作者
李河成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公利性公共; 公议性公共; 德性实体; 间性研究; 公论-共通; 公心-公法;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6.10.012
中图分类号
B822 [国家道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利性公共"关注的是以个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去驯服功利世界的分野,其优势在于以家国同构的礼法规制实现天下之共。忠孝同构的天下模式以"君"主导"贤",其心性构造从纵向维度上掩盖了横向维度的制度构造。"公议性公共"即多元力量的准入、展示、商谈和共通,"公议"立足公利,成为公共理性的精神守护,它处在与党派、政府等秩序建制的磨合当中;"公议"立足于"利益"之"有"而寻求间性之"无",公共话语研究处在实体哲学朝向主体"间性问题"的转型中,亦即公心与公法处在心性-秩序间的融合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章太炎全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  
公共人的衰落.[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  
政学罪言.[M].潘光旦; 著.群言出版社.2013,
[4]  
孙中山著作选编.[M].陈铮; 选编.中华书局.2011,
[5]  
观念史研究.[M].金观涛; 刘青峰; 著.法律出版社.2010,
[6]  
交往行为理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M].(加)菲利普·汉森(PhillipHansen)著;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  
章太炎的白话文.[M].章炳麟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9]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