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性公共与公议性公共:“公共”话语研究的两个要点及其范式转型

被引:5
作者
李河成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公利性公共; 公议性公共; 德性实体; 间性研究; 公论-共通; 公心-公法;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6.10.012
中图分类号
B822 [国家道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利性公共"关注的是以个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去驯服功利世界的分野,其优势在于以家国同构的礼法规制实现天下之共。忠孝同构的天下模式以"君"主导"贤",其心性构造从纵向维度上掩盖了横向维度的制度构造。"公议性公共"即多元力量的准入、展示、商谈和共通,"公议"立足公利,成为公共理性的精神守护,它处在与党派、政府等秩序建制的磨合当中;"公议"立足于"利益"之"有"而寻求间性之"无",公共话语研究处在实体哲学朝向主体"间性问题"的转型中,亦即公心与公法处在心性-秩序间的融合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22]  
严复集.[M].严复 著;王樥 主编.中华书局.1986,
[23]  
朱子语类.[M].(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
[24]  
黄宗羲全集.[M].(清)黄宗羲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5]  
荀子简释.[M].梁启雄; 著.中华书局.1983,
[26]  
鲁迅全集.[M].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7]  
社会通诠.[M].[英]甄克思(E·Jenks) 著;严复 译.商务印书馆.1981,
[28]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刘泽华;张荣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0]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王尔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