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面孔注意加工中共情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14
作者
颜志强 [1 ]
王福兴 [2 ]
苏彦捷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共情; 疼痛面孔; 注意; 眼动;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60310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疼痛的威胁警示与趋近救助冲突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结合点探测范式与眼动技术,以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探讨共情在疼痛功能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收集了33名被试的有效眼动数据,结果发现,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疼痛面孔图片的早期注意定向更快(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晚期注意维持更长(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与低共情组相比,高共情组被试对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分组分析显示只有高共情组对疼痛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比中性面孔长。结果表明,被试存在疼痛面孔注意偏向,被试的共情水平可能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影响其在注意维持阶段对疼痛威胁的知觉。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共情的性别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J].
苏彦捷 ;
黄翯青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0 (04) :77-83+183
[2]  
催产素及受体基因与社会适应行为[J]. 吴南,苏彦捷.心理科学进展. 2012(06)
[3]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认知的初步研究 [J].
王路 ;
彭淼 ;
池丹妮 ;
丛征途 ;
王德山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05) :135-136
[4]   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 [J].
龚栩 ;
黄宇霞 ;
王妍 ;
罗跃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01) :40-46
[5]   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 [J].
黄翯青 ;
苏彦捷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 (06) :13-19
[6]   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 [J].
白露 ;
马慧 ;
黄宇霞 ;
罗跃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1) :4-7
[7]  
Motivated empathy: The mechanics of the empathic gaze[J] . David G. Cowan,Eric J. Vanman,Mark Nielsen.Cognition and Emotion . 2014 (8)
[8]  
The role of shared neural activations, mirror neurons, and morality in empathy – A critical comment[J] . Claus Lamm,Jasminka Majdand?i?.Neuroscience Research . 2014
[9]  
Effects of Chronic Pain and Pain-Related Fear on Orien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ttention: An Eye Movement Study[J] . Zhou Yang,Todd Jackson,Hong Chen.Journal of Pain . 2013 (10)
[10]  
Pain perception in the self and observation of others: An ERP investigation[J] . Jing Meng,Todd Jackson,Hong Chen,Li Hu,Zhou Yang,Yanhua Su,Xiting Huang.Neuroimage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