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值温度和干燥度指数计算及其应用的简便方法

被引:5
作者
郁家成 [1 ]
吴长春 [1 ]
黄小燕 [1 ]
郁阳 [1 ]
吴必文 [2 ]
周明 [2 ]
郭秀云 [2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
[2] 安徽省气象局
关键词
中值温度; 干燥度指数; 相关回归分析; 计算; 应用; 简便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合肥2003年逐日温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中值温度与最低、最高及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96.8%以上。依据合肥多年逐日中值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元回归方程y=1.0026x-0.4683,并通过了α=0.001水平检验;对其他地区资料进行分析也发现有同样规律,这充分表明了日中值温度与日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回归关系。另外,根据合肥多年气象资料,对"蒸降比"与积温干燥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干燥度指数计算的新公式Ye=0.282054+0.552118E/r。方法可直接利用蒸发量和降水量常规气象数据,简便地计算出各年份干燥度指数;也可用在低于10℃期间,以便计算年内各季节或月份干燥度指数;经分析验证,效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5039 / 50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山东省的干旱化特征分析 [J].
薛德强 ;
王建国 ;
王兴堂 ;
龚佃利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3) :60-65
[2]   近40年来辽宁地区气候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及其成因 [J].
孙凤华 ;
袁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74-1279
[3]   基于布迪科指标的中国植被-气候关系研究 [J].
孙艳玲 ;
延晓冬 ;
谢德体 .
资源科学, 2006, (03) :23-29
[4]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 [J].
王育光 ;
姜丽霞 ;
石剑 ;
杜春英 .
黑龙江气象, 2006, (01) :13-17
[5]   江河源区四十多年来干湿变化分析 [J].
李轶冰 ;
杨改河 ;
王得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73-77
[6]   化学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J].
才让加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3-15
[7]   近5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分布 [J].
靳立亚 ;
李静 ;
王新 ;
陈发虎 .
地理学报, 2004, (06) :847-854
[8]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9]   中国东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J].
孙力 ;
沈柏竹 ;
安刚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5) :542-552
[10]   50a来我国干湿气候界线的空间变化分析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连友 .
冰川冻土, 2002, (06) :7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