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磷耦合对小麦耗水特性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许卫霞
于振文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水磷耦合; 耗水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低磷沙质壤土条件下,选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且每次灌水30 mm(W1)、60 mm(W2)、90 mm(W3)4个灌溉处理;每个灌溉处理下设置不施磷(P0)、施P2O5105 kg/hm2(P1)、210 kg/hm2(P2)3个施磷量处理,研究了水磷耦合对麦田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同一磷素水平下,随灌水量增加,小麦总耗水量增大,降水量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综合考虑耗水量、产量、收获指数、水分利用率等指标,最优处理为P1W2处理,其次为P1W1处理,其总耗水量分别为435.5 mm、366.0mm,灌水量、降水量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分别为41.3%、39.3%、19.3%和24.6%、46.8%、28.6%;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占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6.9%43.3%,此阶段两处理的日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分别为4.6 mm、3.6mm和42.3%、39.3%。2)施用磷肥,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子粒产量表现为W2、W3>W1>W0,W2、W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不施磷肥的处理比较,显著提高了土壤供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3)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率均为W1>W2>W3,P2水平下W1、W2、W3处理的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率均低于P1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P2O5)105 kg/hm2(P1)、灌水180 mm(W2)的处理获得高产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施磷(P2O5)105 kg/hm2(P1)、灌水90 mm(W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上述处理,耗水量则显著低于上述处理,可供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21 / 8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气体交换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侯连涛 ;
江晓东 ;
韩宾 ;
焦念元 ;
赵春 ;
李增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9) :58-63
[2]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 [J].
刘增进 ;
李宝萍 ;
李远华 ;
崔远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58-63
[3]   人工控制有限供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刘庚山 ;
郭安红 ;
任三学 ;
安顺清 ;
林日暖 ;
赵花荣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42-2352
[4]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J].
孙宏勇 ;
张永强 ;
张喜英 ;
毛学森 ;
裴东 ;
高丽娟 .
华北农学报, 2003, (03) :23-26
[5]   节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其生态基础研究附视频 [J].
房全孝 ;
陈雨海 .
华北农学报, 2003, (03) :18-22
[6]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氮磷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淑香 ;
金柯 ;
蔡典雄 ;
汪德水 ;
姚宇卿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3) :276-279
[7]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张忠学 ;
于贵瑞 .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02) :1-4
[8]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许振柱 ;
于振文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3, (01) :6-10
[9]   旱地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研究 [J].
夏国军 ;
阎耀礼 ;
程水明 ;
高松洁 ;
罗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79-82
[10]   有限水分胁迫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及合理灌溉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 [J].
吴乃元 ;
梁丰香 ;
张衍华 ;
齐斌 ;
杨荣光 ;
张需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S1) :17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