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豆耐萎蔫材料PI471938根系和地上部的性状鉴定、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8
作者
吕彩霞 [1 ]
郭建秋 [1 ,2 ]
王英 [1 ]
冷建田 [1 ]
杨光明 [1 ]
侯文胜 [1 ]
吴存祥 [1 ]
韩天富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豆; PI471938; 耐萎蔫; 根系性状; 遗传分析; SSR标记; 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PI471938是从美国引进的大豆耐萎蔫抗旱种质资源。为更好了解和利用该材料,分别在灌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比较PI471938与普通大豆品种Dare、丰收黄根系及地上部性状的差异,并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分离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杂交后代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和干旱处理条件下,PI471938的根干重、根体积、主根长均显著高于Dare和丰收黄(P<0.01),说明根系发达是PI471938耐萎蔫的重要原因。供试亲本和各世代材料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均与根干重及根体积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对根系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指标。在Dare×PI471938杂交组合的F2代,不论在灌水还是干旱条件下,根干重均以微效多基因控制为主,主基因遗传率较低;根体积在灌水条件下表现多基因遗传,而在干旱条件下则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54.63%。在干旱条件下,丰收黄×PI471938组合的根干重、根体积均以多基因控制为主。以在干旱条件下种植的Dare×PI471938组合的F2代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大豆根系及地上部性状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位于3个不同连锁群的5个主效QTL,表型贡献率在16.07%~38.44%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476 / 14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Det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and Drought Tolerance Traits in Soybean Using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J]. Weijun Du1,2,Deyue Yu1 and Sanxiong Fu1(1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College of Agronomy,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9(09)
[2]   大豆苗期耐旱性与部分根系性状的遗传 [J].
杨守萍 ;
陈加敏 ;
何小红 ;
喻德跃 ;
盖钧镒 .
大豆科学, 2005, (04) :275-280
[3]   大豆耐旱种质鉴定和相关根系性状的遗传与QTL定位 [J].
刘莹 ;
盖钧镒 ;
吕慧能 ;
王永军 ;
陈受宜 .
遗传学报, 2005, (08) :855-863
[4]   干旱胁迫下根系功能的表达与调节 [J].
关军锋 ;
李广敏 .
中国基础科学, 2001, (03) :27-30
[5]   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 [J].
张士功 ;
刘国栋 ;
刘更另 .
植物学通报, 2001, (01) :64-69+63
[6]   不同干旱胁迫方式对小麦水分关系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薛青武 ;
陈培元 .
华北农学报, 1990, (02) :26-32
[7]   大豆籽粒性状生态分布与育种 [J].
吕世霖 ;
程舜华 .
大豆科学, 1984, (03) :201-207
[8]  
中国大豆耐逆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林汉明等, 2009
[9]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 科学出版社 , 盖钧镒等著, 2003
[10]  
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山仑,陈国良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