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的类型分析——基于“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

被引:41
作者
黄其松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权力监督; 制度; 技术; 信息不对称;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8.12.19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通过比较权力监督中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文论证了一种"制度—技术"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借助该分析框架,本文将权力监督中制度与技术的组合划分为弱制度—低技术、弱制度—高技术、强制度—低技术、强制度—高技术四种类型,并运用有关腐败案例对其解释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引入技术维度,进而从制度、技术双重维度对权力监督进行研究是对权力监督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对腐败形成机理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可以为完善我国政府权力监督的理论分析提供理念与实践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M].贾哲敏.人民出版社.2017,
[2]  
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吴敬琏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技术的政治价值.[M].刘文海著;.人民出版社.1996,
[4]   走向智慧政府:信息技术与权力结构的互动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例 [J].
周盛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3) :37-43+156
[5]   “一把手”体制与权力监督体系的重塑——基于S市腐败案例的经验研究 [J].
陈家喜 ;
李辉勇 .
长白学刊, 2016, (04) :15-20
[6]   制度与发展:中国制度自信的政治逻辑 [J].
林尚立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 20 (02) :61-69
[7]   整合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 [J].
黄新华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6) :4-10
[8]   “云治理”: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J].
李振 ;
鲍宗豪 .
天津社会科学, 2015, (03) :62-67
[9]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共决策特征研究 [J].
胡税根 ;
单立栋 ;
徐靖芮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5 (03) :5-15
[10]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关键在于决策法治化 [J].
马怀德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03)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