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的类型分析——基于“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

被引:41
作者
黄其松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权力监督; 制度; 技术; 信息不对称;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8.12.19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通过比较权力监督中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文论证了一种"制度—技术"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借助该分析框架,本文将权力监督中制度与技术的组合划分为弱制度—低技术、弱制度—高技术、强制度—低技术、强制度—高技术四种类型,并运用有关腐败案例对其解释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引入技术维度,进而从制度、技术双重维度对权力监督进行研究是对权力监督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对腐败形成机理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可以为完善我国政府权力监督的理论分析提供理念与实践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述评 [J].
刘建伟 .
探索, 2014, (05) :28-35
[1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J].
柳经纬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83-85
[13]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J].
顾杰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10) :74-76
[14]   权力监督机制的结构功能困境及其破解 [J].
李辉 ;
蔡林慧 .
行政论坛, 2013, 20 (01) :27-32
[15]   制度化权力监督与政治体制改革 [J].
董敏志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90-94
[16]   以技术制约权力: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精神 [J].
刘重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4 (06) :47-52
[17]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J].
李涛 ;
刘雪焕 .
政治学研究, 2008, (03) :12-16
[18]   信息技术在权力监督中的作用 [J].
叶常林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11)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