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含义、科学问题与研究途径的研讨

被引:8
作者
张肇诚
王贵宣
郑大林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含义; 前兆场; 动态; 科学问题; 研究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前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地震预报、有关科学问题和探索途径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景有各种评价。文章认为由于一些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尽管对中缅边境1995年7月孟连7.3级地震作出了成功预报,经验性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讨论了广义地震前兆和狭义地震前兆。广义地震前兆包含二类前兆:场兆(“构造前兆”)和源兆(“震源前兆”);而狭义前兆仅指后者。中国大陆展例前兆的系统研究证实了广义地震前兆的存在,然而很难区别构造前兆和震源前兆。因此,作者认为地震前兆研究至今还没有新的突破。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经验性预报应向物理预报发展。这里应该进一步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地震前兆的研究需要从单个震例前兆的研究过渡到成组地震前兆的研究,从点的时间序列的分析转为前兆场时空动态的研究。笔者选择了华北地区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中、短、临预报及前兆异常特征 [J].
陈立德 ;
罗平 ;
傅红 ;
蔡静观 ;
刘翔 ;
杨杰英 ;
李永强 ;
雷素华 ;
沈斌 ;
刘仲全 .
地震, 1997, (01) :1-13
[2]   研究“源兆”的若干问题及途径分析 [J].
王贵宣 ;
张肇诚 ;
郑大林 ;
樊秀英 .
地震, 1996, (04) :391-395
[3]   我国大陆孕震环境的不均匀性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 [J].
张肇诚 ;
郑大林 ;
王贵宣 ;
贾青 ;
秦新喜 .
地震, 1994, (S1) :2-11
[4]   《中国震例》前兆资料的初步研究 [J].
张肇诚 ;
郑大林 ;
罗咏生 ;
刘激扬 ;
贾青 .
地震, 1990, (05) :9-24
[5]   地震前兆的类型及其应用研究 [J].
张肇诚 .
地震, 1987, (03) :1-7
[6]   地震综合预报探索二十年 [J].
Working Group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
中国地震, 1986, (04) :15-25
[7]   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场与地震 [J].
马宗晋 .
地震地质, 1980, (01) :39-47+82
[8]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J].
邓起东 ;
张裕明 ;
许桂林 ;
范福田 .
地震地质, 1979, (01) :11-22
[9]  
中国震例[M]. 地震出版社 , 张肇诚主编, 1990
[10]  
场论[M]. 地质出版社 , 薛琴访 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