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机理

被引:12
作者
王学俭
金德楠
机构
[1]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治理功能; 治理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治理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引导功能和社会推动功能。具体而言,其社会教化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智力支持,社会整合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必要条件,社会引导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价值导向,社会推动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不竭动力。在社会治理系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机理主要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培育公共理性,实现合作治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引,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加强制度建构,提升制度效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轴心,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文化的社会治理刍论 [J].
谢新松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20-23
[2]   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 [J].
胡惠林 .
学术月刊, 2012, 44 (05) :28-32
[3]   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J].
张康之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3) :35-42
[4]   论公共理性精神 [J].
黄建洪 ;
施雪华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 (05) :68-72
[5]   论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 [J].
袁晓妹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8) :6-7
[6]  
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M].兰久富;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  
万民法.[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