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社会治理刍论

被引:16
作者
谢新松
机构
[1]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多元社会; 文化功能; 社会治理; 公共理性;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3.03.007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 ; 0503 ;
摘要
当下,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遭遇困境。社会多元化的现实以及社会实现善治的诉求,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进行社会治理。文化的社会治理就其结构要素来看,包括由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多元化主体,由各社会阶层所构成的多层化客体,以及包括国民精神构建、软实力提升、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服务提供、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产业发展等在内的多维化内容。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进行社会治理需要在价值层面培育公共理性,在制度层面上建设多元文化制度,在行为层面上倡导宽容妥协精神、达成合作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公共理性精神 [J].
黄建洪 ;
施雪华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 (05) :68-72
[2]   转型期的制度建设:问题与路向——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 [J].
李海青 ;
赵玉洁 .
孝感学院学报, 2009, 29 (05) :12-17
[3]   公民文化建设与政治文明 [J].
黄湘莲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6) :79-82
[4]   多维变动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J].
王玉珍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5) :78-82
[5]   妥协与宽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要素 [J].
李海亮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1) :40-43
[6]  
制度伦理研究论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施惠玲著, 2003
[7]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