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40
作者
于洲 [1 ]
孙六一 [2 ]
吴兴宁 [3 ]
吴东旭 [3 ]
姚学辉 [1 ]
丁振纯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3]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马家沟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靖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靖西地区钻遇或钻穿中组合储层的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手段,对该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及泥晶白云岩等,它们在薄片资料统计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3%、21%、15%,属于白云岩型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溶洞和溶缝次之,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孔隙度以1%~3%居多,占45%,渗透率以(0.001~0.1)×10-3μm2最多,占74%。储层的形成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控制,白云岩坪和颗粒滩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白云石化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是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J].
杨华 ;
包洪平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11-20+124
[2]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和“三元控储”模式——以四川普光气田为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赵培荣 ;
张学丰 .
地质学报, 2010, 84 (08) :1087-1094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特征 [J].
何江 ;
方少仙 ;
侯方浩 ;
杨西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3) :350-356
[4]   中国海相储层分布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J].
朱如凯 ;
郭宏莉 ;
高志勇 ;
王雪松 ;
张兴阳 .
科学通报, 2007, (S1) :40-45
[5]   靖边气田统5井区马五1~3成岩作用研究 [J].
王小蓉 ;
雷卞军 ;
欧家强 ;
刘斌 ;
李世临 ;
李学雷 .
断块油气田, 2007, (04) :10-13+89
[6]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7]   “干化蒸发”与“回灌重溶”——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蒸发岩成因的新认识 [J].
包洪平 ;
杨承运 ;
黄建松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79-288
[8]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