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被引:33
作者
巴图娜存 [1 ,2 ]
胡云锋 [1 ]
艳燕 [1 ]
刘纪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空间分布; 动态变化; 驱动机制; 锡林郭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6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6%;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草地覆盖度逐渐降低,草地类型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②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基本特征为: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之后,草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态势得到遏制和逆转,草地资源面积开始增加;③该区草地资源时空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人类土地利用活动以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影响:区域气候变化是本区生态系统变化的基本驱动力,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对于草地退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介入则缓解、遏制和逆转了本区长期以来的草地退化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17 / 10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内蒙古东部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巴林右旗为例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资源科学, 2007, (06) :154-161
[12]   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的解决途径 [J].
王云霞 ;
曹建民 .
生态经济, 2007, (07) :58-60+64
[13]   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 [J].
唐国利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91-798
[14]   遥感和GIS支持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J].
白淑英 ;
宝音 ;
包玉海 ;
张树文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1) :104-110
[15]   遥感与GIS支持下近十年中国草地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J].
邹亚荣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刘斌 .
遥感学报, 2003, (05) :428-432+438
[16]   锡林郭勒草原治理刻不容缓 [J].
康爱民 ;
刘俊琴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4) :8-9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1) :35-38
[18]   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J].
杨汝荣 .
草业科学, 2002, (01) :23-27
[19]   内蒙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与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 [J].
赵萌莉 ;
许志信 .
资源科学, 2000, (01) :73-76
[20]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