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光合速率与产量性状研究

被引:10
作者
白志英 [1 ]
李存东 [2 ]
孙红春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小麦; 代换系; 光合速率; 产量性状;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8.01.016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Synthetic 6x)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旗叶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研究外源染色体对光合作用的效应;通过观测产量性状,分析外源染色体对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从孕穗到灌浆期,5A、5B代换系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中国春,说明来自Synthetic 6x的5A、5B染色体上可能携有改良光合特征的相关有利基因;5A、5B代换系的每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说明来自Synthetic 6x的5A、5B染色体上可能携有改良每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有关的有利基因,研究结果可以为小麦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J].
周淼平 ;
任丽娟 ;
张旭 ;
余桂红 ;
马鸿翔 ;
陆维忠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4) :35-40
[2]   小麦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J].
彭远英 ;
彭正松 ;
宋会兴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1) :39-45
[3]   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J].
张娟 ;
张正斌 ;
谢惠民 ;
董宝娣 ;
胡梦芸 ;
徐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8) :1521-1527
[4]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张秋英 ;
李发东 ;
高克昌 ;
刘孟雨 ;
欧国强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6) :1184-1190
[5]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J].
吕丽华 ;
李雁鸣 ;
胡玉昆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5+30
[6]   小麦D基因组产量性状QTL定位 [J].
李文才 ;
李涛 ;
赵逢涛 ;
李兴锋 ;
王洪刚 .
华北农学报, 2005, (01) :23-26
[7]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马新明 ;
熊淑萍 ;
李琳 ;
张娟娟 ;
何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83-87
[8]   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J].
董建力 ;
惠红霞 ;
任贤 ;
许兴 .
甘肃农业科技, 2001, (06) :10-12
[9]   小麦新种质241千粒重的基因定位 [J].
谢晓玲 ;
邓自发 ;
解俊峰 .
生物学杂志, 2001, (02) :14-15+13
[10]   小麦21条染色体RFLP作图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J].
贾继增 ;
张正斌 ;
K. Devos ;
M. D. Gale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 (01)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