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线粒体ND1和COI基因序列探讨锯眼蝶亚科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9
作者
:
殷先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殷先兵
郝家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郝家胜
许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许丽
朱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朱国萍
黄敦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黄敦元
潘鸿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潘鸿春
机构
: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室
来源
:
动物学研究
|
2007年
/ 05期
关键词
:
锯眼蝶亚科;
线粒体ND1和COI基因;
系统发生关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53 [动物遗传学];
Q951 [动物演化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71007 ;
090501 ;
摘要
:
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锯眼蝶亚科4族10属共20个种的线粒体ND1和COI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4个国外种类的同源序列,以凤蝶科的迪洛尔娟凤蝶(Allancatria deyrolle)、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a),以及娟蝶科的西猛娟蝶(Parnassius simonius)为外类群,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分析了该亚科内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帻眼蝶族和锯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黛眼蝶族不是单系群,该族中的黛眼蝶属、荫眼蝶属与眉眼蝶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带眼蝶属、藏眼蝶属、毛眼蝶属和帕眼蝶属聚合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其中带眼蝶属和藏眼蝶属在所有的分析方法中均以100%的置信度(BP=100%,PP=1.00)相聚合,建议将它们合并为一属。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DAMBE: Data analysi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 X ia X,X ie Z. Journal ofHeredity . 2001
←
1
2
→
共 11 条
[11]
DAMBE: Data analysi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 X ia X,X ie Z. Journal ofHeredity . 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