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沿祁连山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
被引:26
作者
:
殷雪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殷雪莲
[
1
]
郭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郭建华
[
2
]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董安祥
[
1
]
陈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陈和平
[
2
]
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曹玲
[
2
]
刘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临泽县气象站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刘秀兰
[
3
]
机构
: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3]
甘肃省临泽县气象站
来源
:
高原气象
|
2008年
/ 01期
关键词
:
祁连山区;
强降水;
人工增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沿祁连山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东高西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沿祁连山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特殊的地形地貌及人工增雨作业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盆地中尺度涡旋及暴雨的数值试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6,
(03)
: 430
-
441
[2]
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李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李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6,
(03)
: 442
-
450
[3]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许美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许美玲
段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不详
段旭
张腾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腾飞
杨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明珠
[J].
高原气象 ,
2006,
(02)
: 268
-
276
[4]
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分析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张弘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市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台
陈卫东
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孙伟
[J].
高原气象 ,
2006,
(01)
: 52
-
59
[5]
低涡与急流对“04.9”川东暴雨影响的分析与数值模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光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李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李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汉中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1012
-
1023
[6]
长江中游一次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徐双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徐双柱
沈玉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沈玉伟
王仁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王仁乔
叶成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叶成志
[J].
气象,
2005,
(09)
: 24
-
29
[7]
“5.26”甘肃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王锡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王锡稳
陶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陶健红
刘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刘治国
张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张铁军
伏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伏晓红
张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张静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6)
: 815
-
820
[8]
9608台风外围对流云团造成闽南暴雨成因分析
林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
林毅
刘爱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
刘爱鸣
[J].
气象,
1997,
(10)
: 35
-
38+30
[9]
甘肃水旱灾害[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甘肃水旱灾害编委会编, 1996
[10]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
←
1
→
共 10 条
[1]
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盆地中尺度涡旋及暴雨的数值试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6,
(03)
: 430
-
441
[2]
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李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李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6,
(03)
: 442
-
450
[3]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许美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许美玲
段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不详
段旭
张腾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腾飞
杨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明珠
[J].
高原气象 ,
2006,
(02)
: 268
-
276
[4]
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分析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张弘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宝鸡市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台
陈卫东
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孙伟
[J].
高原气象 ,
2006,
(01)
: 52
-
59
[5]
低涡与急流对“04.9”川东暴雨影响的分析与数值模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光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静
李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李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汉中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1012
-
1023
[6]
长江中游一次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徐双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徐双柱
沈玉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沈玉伟
王仁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王仁乔
叶成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叶成志
[J].
气象,
2005,
(09)
: 24
-
29
[7]
“5.26”甘肃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王锡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王锡稳
陶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陶健红
刘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刘治国
张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张铁军
伏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伏晓红
张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张静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6)
: 815
-
820
[8]
9608台风外围对流云团造成闽南暴雨成因分析
林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
林毅
刘爱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
刘爱鸣
[J].
气象,
1997,
(10)
: 35
-
38+30
[9]
甘肃水旱灾害[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甘肃水旱灾害编委会编, 1996
[10]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