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切片解释中一些问题的分析

被引:62
作者
钱荣钧
机构
[1]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石油学会
关键词
地层切片; 样点值与振幅; 地质含义;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7.04.004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地震波形成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地震数据的物理意义及其与地质信息的关系。地震剖面并非地质剖面,要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解释,必须认真建立地震数据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流行的地层切片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它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利用地层切片研究构造和特殊岩性体的形态是有效的,它比一般的水平切片更接近地质的等时面。但如果把地震记录的样点值误认为振幅值,利用小时窗甚至一个采样点的切片数据来研究对应的地层岩性,进而研究岩性变化、沉积发育,则违背了地震信息和地质信息的基本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8+362 +3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tratal sli-cing,PartⅡ:Real3-D seismic data. Zeng Hongliu,Henry S C,and Riola J P. Geophysics . 1998
[2]   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 [J].
韩喜 ;
高兴友 ;
车廷信 ;
余钦范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1) :120-124+133+125
[3]   地震时间剖面上的伴随相位和次生相位 [J].
钱荣钧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03) :282-291+378
[4]  
Stratal slicing,PartⅠ:Realistic3-D seismic model. Zeng Hongliu,Backus M M,Barrow K T,and Tyler N. Geophysic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