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断裂带南段的平均位移速率

被引:5
作者
孙寿成
机构
[1] 江苏省地震局
关键词
位移速率; 茅山断裂带; 活动断裂带; 平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定量计算活动断裂带的平均位移速率,以此服务于活动断裂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广为应用。强祖基、张立人(1980)在利用断裂带平均位移速率对华北主要活动断裂进行分级的研究中认为,用于度量断裂活动的平均位移速率不仅与地震强度(震级)有关,同时也与地震频度(周期)有关[6]。 茅山带近几年连续发生三次地震,特别是两次中强地震原地复重,这对于中强地震频度不高的苏南茅山地区是罕见的。本文试图根据该断裂带地质、考古、地壳形变、历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溧阳6级地震后的人感地动 [J].
季幼庭 ;
刘树生 ;
沈炳彪 ;
张兢 .
地震, 1982, (01) :29-31+35
[2]   1979年溧阳6级地震震源构造的研究 [J].
叶洪 ;
张文郁 ;
于之水 ;
夏勤 .
地震地质, 1980, (04) :27-38
[3]   中国大陆地震的应力调整场动态模型 [J].
刘百篪 .
地震地质, 1979, (03) :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