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被引:16
作者
李雨峰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3] 重庆市仲裁委
关键词
自由裁量权; 剩余立法权; 知识产权民事审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6 ;
摘要
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指的是当法官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时,运用法律解释、类推等技术行使剩余立法权解决纠纷的活动。立法权可分为初始立法权和剩余立法权。由于人类理性的界限,法律注定是不完备的。因此,法院在实际中享有一定的剩余立法权。从技术上看,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的开放性概念、兜底条款、模糊冲突的条款,以及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国际背景和法官处理案件的逻辑等,都决定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绝大多数法官判案时考虑的不是"劳动自然权利观"等普遍命题,而是解决纠纷。由于受限于诸多的外部和内部约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法官宁愿选择不自由裁量。尽管法律文本的开放性允许法官超越法律文本而自由裁量,但法官并不肆意而为,而是实际受限于立法者的各种意图。法官自由裁量的界限是,当他补充法律条文内涵时所依据的理论,必须源于知识产权法律文本的总体精神和司法政策,而不能在知识产权框架之外寻求渊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1 +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 [J].
侯猛 .
中外法学, 2011, 23 (03) :648-659
[2]   法院发展知识产权法:判例、法律方法和正当性 [J].
梁志文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3) :25-37
[3]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J].
崔国斌 .
中国法学, 2006, (01) :144-164
[4]  
辩论“中国模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丁学良, 2011
[5]  
经济与社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 韦伯 (Weber, 2010
[6]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 2009
[7]  
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M]. 法律出版社 , 孔祥俊, 2009
[8]  
认真对待权利[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 德沃金, 2008
[9]  
最小危险部门[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比克尔, 2007
[10]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霍姆斯著,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