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湾探区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定量预测

被引:38
作者
周新桂 [1 ]
张林炎 [1 ]
屈雪峰 [2 ]
李亮 [2 ]
黄臣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沿河湾探区; 延长组; 低渗透储层; 构造裂缝; 定量预测;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探区主力油层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油层组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其裂缝发育和分布状况成为制约油气勘探和有效开发的瓶颈。根据露头地层、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等实物资料,利用古地磁岩心定向方法,对沿河湾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储层构造裂缝的基本特征、裂缝力学性质和裂缝有效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化观测统计。结果表明,沿河湾探区长61储层主要发育有区域性NEE向和近SN向高角度的共轭构造裂缝系统;储层段岩心构造裂缝密度为0.12~3.56条/m,以偏张性裂缝为主,充填较为严重,多为无效裂缝。依据长61岩心构造裂缝观测值,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岩石破裂法和能量法相结合,建立了长61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目的层裂缝相对发育区、次发育区和不发育区,并预测了张剪裂缝走向,为建立沿河湾探区长61储层裂缝分布网络模型和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J].
曾联波 ;
漆家福 ;
王永秀 .
石油学报, 2007, (04) :52-56
[2]   塔巴庙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基本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中的作用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地球学报, 2006, (04) :323-328
[3]   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及其分布定量预测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75-580
[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天然裂缝形成机理浅析 [J].
邢振辉 ;
程林松 ;
周新桂 ;
康毅力 ;
张林炎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1) :33-42
[5]   油田三维构造应力场、裂缝与油气运移 [J].
王连捷 ;
王红才 ;
王薇 ;
孙宝珊 ;
乔子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 :4052-4057
[6]   油气盆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J].
周新桂 ;
操成杰 ;
袁嘉音 ;
陈彪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1) :79-84
[7]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与油气渗流规律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周新桂 ;
操成杰 ;
袁嘉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98-404
[8]   铜锣峡构造中南段长兴组裂缝性储层综合预测 [J].
蔡正旗 ;
秦启荣 ;
刘其明 ;
冯万奎 ;
冯青平 .
石油学报, 2003, (03) :42-45
[9]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 [J].
周新桂 ;
邓宏文 ;
操成杰 ;
袁嘉音 ;
毛晓长 ;
肖玉茹 .
地球学报, 2003, (02) :175-180
[10]   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 [J].
周新桂 ;
孙宝珊 ;
谭成轩 ;
孙宏斌 ;
郑荣植 ;
马常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27-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