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污染的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

被引:6
作者
孙剑辉 [1 ,2 ]
冯精兰 [1 ]
柴艳 [1 ]
张干 [2 ]
李军 [2 ]
王国良 [1 ]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 水污染; 研究进展; 防治对策;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67.2008.06.038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黄河水污染的研究现状,黄河水质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与生活废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降水量的减少;防治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对策是积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加大废污水综合治理与处罚、整改力度、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水污染防治统一管理机制、开展污染源全面调查、切实实行计划和节约用水并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污染河流的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J].
何淑英 ;
李继香 ;
徐亚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75-78
[2]   GIS技术在长湖水污染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J].
卢进登 ;
张劲 ;
陈红兵 ;
梁雄兵 ;
李兆华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99-202
[3]   黄河不同区段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及物源 [J].
宫敏娜 ;
张龙军 ;
宫萍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139-142
[4]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J].
陈希媛 ;
刁立芳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386-389
[5]   黄河中下游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J].
李恭臣 ;
夏星辉 ;
王然 ;
何孟常 ;
肖翔群 .
环境科学, 2006, (09) :1738-1743
[6]   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J].
李群 ;
曾永 ;
樊引琴 ;
刘昕宇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09) :1108-1109
[7]   黄河6条支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现状 [J].
韩凤朋 ;
郑继勇 ;
张兴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8) :75-81
[8]   伊洛河流域地表水环境污染评价 [J].
龚晓凌 ;
侯怀仁 ;
邓晓颖 .
人民黄河, 2006, (07) :76-77
[9]   黄河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J].
姜福欣 ;
刘征涛 ;
冯流 ;
王婉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2) :6-10+19
[10]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J].
程红光 ;
岳勇 ;
杨胜天 ;
郝芳华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8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