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虎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I-α和IL-1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毛以林
旷惠桃
黄安华
赵武能
高晓峰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三虎丸;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总补体; 血清免疫复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三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24只制成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分为三虎丸组、益肾躅痹丸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第18d开始,治疗组和益肾躅痹丸组分别灌服三虎丸和益肾蠲痹丸,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灌服蒸馏水。于给药后1w腹腔注射30g/L硫代羟基乙酸盐2mL/只诱导腹腔产生巨噬细胞(M)φ,于第4天给药2h后断颈放血处死,收集血清免疫复合物(CIC)、总补体(CH50);收集腹腔Mφ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结果三虎丸能明显降低CH5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AA大鼠血清CIC含量方面,三虎丸组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虎丸在抑制脂多糖(LPS)诱导腹腔Mφ产生IL-1活性方面,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抑制LPS诱导腹腔Mφ产生TNFα活性方面,明显优于益肾蠲痹丸组(P<0.05)。结论三虎丸能降低AA大鼠血清CH50、CIC含量,抑制LPS诱导AA大鼠腹腔Mφ产生IL-4、TNFα的活性,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动物类药治疗关节痹流源探究 [J].
毛以林 .
中医药通报, 2004, (06) :10-12
[2]   三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旷惠桃 ;
赵武能 ;
潘远根 ;
郭子华 ;
毛以林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9, (05) :287-288+5
[3]   三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旷惠桃 ;
赵武能 ;
潘远根 ;
郭子华 ;
沈瑞子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 (11) :16-18
[4]   IL-1和TNF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J].
蔡青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8, (01) :62-63
[6]   风湿性疾病患者滑膜培养上清液中IL-1、TNF-α及PGE2的动态观察 [J].
于孟学 ;
张丽华 ;
史立 ;
甘晓丹 ;
李东兵 ;
董怡 ;
田淑芳 ;
王秀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4, (03) :192-196
[7]   小鼠IL-1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中药香菇菌多糖对IL-1产生的作用 [J].
尚红生 ;
邓玉兰 ;
林志彬 ;
丁桂凤 ;
龙振洲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6, (02) :70-74
[8]  
实用临床检验手册[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孙荫等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