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海区晚第四纪的碳酸盐旋回

被引:12
作者
汪品先
卞云华
翦知湣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南沙; 碳酸盐沉积; 陆源物输入; 冰期旋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根据水深200~2 800m范围内的17个沉积柱状样分析结果,讨论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中碳酸钙相对含量的垂向和横向变化。南沙海区的碳酸盐旋回普遍属于"大西洋型",冰期时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反映出陆源物输入量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南沙海区的碳酸钙含量与纬度几乎呈线性关系,由北向南递减,冰期时趋势不变而梯度加大。南海南部陆坡由于集水盆地处于热带湿热条件而且有大河注入海区,使碳酸钙含量相对北部陆坡为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海碳酸盐溶解与深海沉积物类型 [J].
陈木宏 ;
陈绍谋 .
热带海洋, 1989, (03) :20-26
[2]   南海东北部海区碳酸钙的饱和面、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J].
韩舞鹰 ;
马克美 .
热带海洋, 1988, (03) :84-89
[3]   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冯文科 .
地质学报, 1986, (03) :215-225
[4]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物类型与粒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罗又郎 ;
劳焕年 ;
王渌漪 .
热带海洋, 1985, (01) :33-41
[5]   南海深水海盆区现代沉积作用的初步探讨 [J].
李粹中 .
海洋与湖沼, 1984, (01) :27-36
[6]  
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业治铮, 1992
[7]  
Late Quaternary paleoceanograph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circulation and carbonate cycles[J] . Pinxian Wang,Luejiang Wang,Yunhua Bian,Zhimi Jian.Marine Geology . 1995 (1)
[8]  
Hemipelagic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lated to Late Quaternary sea-level changes .2 Schonfeld J,Kudrass H. Quaternary Research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