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氢的发展现状

被引:2
作者
夏晓峰
曾如意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生物制氢; 产氢机理; 影响因素; 高效产氢菌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16.2 [氢气];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概述了氢气的重要性,对生物制氢的方式、产氢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筛选构建高效产氢菌株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生物制氢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 [J].
左宜 ;
左剑恶 ;
张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1) :97-99+116
[2]   有机废水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J].
洪天求 ;
郝小龙 ;
俞汉青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947-952
[3]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尤希凤 ;
郭新勇 .
河南化工, 2003, (10) :4-6
[4]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J].
李冬敏 ;
陈洪章 ;
李佐虎 .
生物技术通报, 2003, (04) :1-5
[5]   微藻光合作用制氢——能源危机的最终出路? [J].
韩志国 ;
李爱芬 ;
龙敏南 ;
韩博平 .
生态科学, 2003, (02) :104-108
[6]   几种金属离子对高效产氢细菌产氢能力的促进作用 [J].
林明 ;
任南琪 ;
王爱杰 ;
张颖 ;
王相晶 ;
马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2) :147-151
[7]   生物产氢研究与进展 [J].
杨素萍 ;
赵春贵 ;
曲音波 ;
钱新民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2, (04) :44-48
[8]   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在不同气相条件下产氢 [J].
林明 ;
任南琪 ;
王爱杰 ;
马放 .
中国沼气, 2002, (02) :4-8+24
[9]   氢能及制氢的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王艳辉 ;
吴迪镛 ;
迟建 .
化工进展, 2001, (01) :6-8
[10]   厌氧活性污泥与几株产氢细菌的产氢能力及协同作用研究 [J].
李白昆 ;
吕炳南 ;
任南琪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4)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