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企业签约与知识型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被引:2
作者
李延朋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契约; 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09.010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内,知识产权形成了复杂的"联营"和"裂变"结构,并影响企业的签约地位和利润获取,本文据此构建了包含最终产品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OEM厂商的契约均衡模型。发现在静态均衡下,知识产权联营企业在获取租金方面具有优势,甚至可以与最终产品供应商共同持有经济租金的剩余索取权,而在知识产权裂变中竞争其使用权的OEM厂商则不能保证获得经济租金。考虑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禀赋的演化,OEM厂商会面临关键资源的逐渐丧失,从而使所在国出现技术创新的同时利润下降的悖论,而知识产权联营企业聚集的国家则能依靠知识型技术创新体系维持较高的技术创新绩效。知识型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间围绕知识产权再生产形成的自我强化、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体系,是中国改善经济增长绩效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全球化中的中国垂直专业化再分解: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 [J].
代谦 ;
占超群 ;
何勤英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3) :3-12
[3]   企业家资源拓展与中国比较优势内生增进 [J].
张小蒂 ;
曾可昕 .
学术月刊, 2013, 45 (11) :75-85
[4]   模块化网络组织租金分配研究 [J].
孙凤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1) :109-121
[5]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陈斌开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4) :1109-1140
[6]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代工企业空间转移的可能性研究 [J].
李俊 ;
胡峰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6) :66-72+89
[7]   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一个产权经济学的观点 [J].
王海杰 ;
李延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4) :82-93
[8]   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机理与途径——基于企业家资源拓展的视角 [J].
张小蒂 ;
贾钰哲 .
学术月刊, 2012, 44 (05) :77-85
[9]   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J].
陈丰龙 ;
徐康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44-56
[10]   比较优势、FDI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 [J].
刘林青 ;
周潞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2) :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