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植被结构对奶牛放牧强度的反应特征

被引:9
作者
王德利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 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
[2]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植被结构; 放牧强度; 奶牛; 草地;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2001.03.01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黑麦草 -三叶草人工草地进行受控放牧实验 ,定量研究了草地植被结构对不同放牧强度 (放牧率 )条件下的反应特征变化 .结果表明 :(1 )黑麦草 -三叶草人工草地的禾草生物量季节动态 ,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基本上均呈明显的“双峰型”变化 ,而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峰值逐渐降低 ;(2 )草群中禾草的留茬高度 (相同放牧时间 ) ,随放牧强度减小而升高 ,说明放牧强度的降低有利于草地植被的后期再生 ;(3)草地禾草的叶面积指数 (LAI)在放牧条件下呈“三峰型”变化 ,低放牧强度下 ,禾草的叶面积指数较大 ;(4 )放牧有利于草地禾草的分蘖 ,使草群植物密度提高 ,7至 8月份各小区的植物密度达到最高 .从草地植被结构的综合性参数———相对生长速率 (γRGR)与叶面积增量 (LAIincrement)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分析还表明 ,梯度放牧实验中存在一个最适放牧强度 (或放牧率 )范围 ,可由此提供确定草地最适放牧率的植被结构基础 .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放牧密度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分析 [J].
王德利 ;
吕新龙 ;
罗卫东 .
草业学报, 1996, (03) :29-34
[2]   吉林西部草原牧草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J].
王德利,林海俊,金晓明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3) :103-107
[3]   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形成规律的探讨 [J].
李月树 ;
祝廷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04) :289-298
[4]  
植物生态场导论[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德利著, 1994
[5]  
The influence of herbivory on plant cover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Pryor Mountain Wild Horse Range, USA[J] . Jace T. Fahnestock,James K. Detling.Plant Ecology . 1999 (2)
[6]  
The impact of large herbivores on floral composition and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the Naukluft Mountains, Namibia[J] . ANTJE BURKE.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 199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