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性视角下音乐节的空间生产——以太湖迷笛音乐节为例

被引:26
作者
王曼曼 [1 ]
张敏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音乐节; 空间生产; 表演; 地方; 地方营销; 节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692 [];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音乐节是近年来在中国迅速蔓延的一种文化地理现象。援引空间生产理论,结合表演理论,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户外流行音乐节——迷笛音乐节为例,对具有现场表演性的音乐节空间生产过程进行解析。指出音乐节空间的实践由社会关系所主导,空间的表征集中于音乐节现场的物质空间和即兴空间,而表征性空间贯穿于现场表演过程中,具有延续性。时空间流动中的稳定意向使流行音乐节具有了作为"地方"的内涵,而三元空间的辩证是音乐节具备稳定意义和价值的保障。但音乐节在举办地政府的在地化努力中,却面临着困难,借用流行音乐节来进行地方营销与展示当地文化难以兼得。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区域三大本性与主体性 [J].
周尚意 .
地理教育, 2015, (06) :1-1
[2]   新创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以广府庙会为例 [J].
刘博 ;
朱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574-583
[3]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 [J].
陶伟 ;
陈慧灵 ;
蔡水清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53-565
[4]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 [J].
刘博 ;
朱竑 ;
袁振杰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197-2208
[5]   乡村摇滚及重金属摇滚的音乐风格探析 [J].
孙建军 .
北方音乐, 2012, (08) :51-51
[6]   “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 [J].
周尚意 ;
唐顺英 ;
戴俊骋 .
人文地理, 2011, 26 (06) :10-13+9
[7]   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 [J].
唐雪琼 ;
钱俊希 ;
陈岚雪 .
地理研究, 2011, 30 (05) :835-844
[8]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J].
朱竑 ;
钱俊希 ;
陈晓亮 .
人文地理, 2010, 25 (06) :1-6
[9]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包亚明主编, 2003
[10]  
Music Festivals and Social Inclusion – The Festival Organizers’ Perspective[J] . Jennifer Laing,Judith Mair.Leisure Sciences . 20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