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兼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被引:6
作者
高志宏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责任政府; 政治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4 ; 120401 ;
摘要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统一我国行政问责立法,加强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行政问责制在构建进程中还存在泛化、滥化与简单化现象,还没有完成由"权力问责"向"制度问责"过渡。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追究机制存在的行政问责制,其应当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内容、问责后果等方面作出限制。也只有建立此严格意义上的行政问责制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绝不能误认为行政问责制是包罗万象的责任综合体,更不能把行政问责制简化为引咎辞职。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J].
刘厚金 .
学术论坛, 2005, (11) :46-50
[2]   论“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动因及其完善 [J].
杨中林 .
前沿, 2005, (08) :208-210
[3]   行政问责概念及内涵辨析 [J].
宋涛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2) :42-46
[4]   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 [J].
张贤明 .
学习与探索, 2005, (02) :56-61
[5]   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 [J].
毛寿龙 .
浙江学刊, 2005, (01) :46-50
[6]   行政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 [J].
韩剑琴 .
探索与争鸣, 2004, (08) :20-21
[7]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J].
周亚越 .
理论与改革, 2004, (04) :41-43
[8]   论行政问责制 [J].
周仲秋 .
社会科学家, 2004, (03) :128-130
[9]   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 [J].
张贤明 .
政治学研究, 2000, (01) :13-21
[10]  
中国走向官员问责制[J]. 李一帆.环球. 200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