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计时的天文“钟摆”

被引:42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天文年代学; 轨道周期; 长偏心率; 岁差;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P533 [地球年龄(地质纪年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对于地质过程的时间度量提出了新要求。迄今为止,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是地质尺度上惟一可以精确定量计算的周期现象,可以用作地质计时的标尺。40万年的偏心率长周期,是地质历史上最为稳定的轨道参数,至少在新生代以来通过低纬过程驱动着大洋碳储库的周期变化,是普遍出现而且容易辨认的轨道周期,可望作为地球历史的天文“钟摆”用于地质计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认识偏心率周期的地层古气候意义 [J].
李前裕 ;
田军 ;
汪品先 .
地球科学, 2005, (05) :519-528
[2]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 [J].
汪品先 ;
田军 ;
成鑫荣 ;
刘传联 ;
徐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21) :2216-2227
[3]  
简明天文学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余明主编, 2001
[4]  
Orbit-related long-term climate cycles revealed in a 12-Myr continental recordfrom Lake Baikal .2 Kashiwaya K,Ochiai S,Sakai H,et al. Natur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