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

被引:6
作者
谢新水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性; 监管; “类人”;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20.02.004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伦理层面的引导和公共管理层面的治理,但所有的监管都不能回避人工智能的"类人性"问题。因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起点是人性,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会不断地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赫舍尔的《人是谁》一书揭示了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及其主要表现:人用思维行动却难把握情绪;人用价值判断却难自我认同;人难以承认现状却要服从现实。在"后人类"阶段,当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展示"智慧";当人类利用人类基因工程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突破"有限性"。人工智能时代来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二是来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三是基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为促进人类和"类人"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理论要思考监管对象的新特性。只有从人性的"做人难"来思考人工智能的监管难题,才能有效解决"类人"社会化、组织化后所形成的"人机共生"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J].
韩水法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6) :25-44+204
[2]   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路径:一个框架性讨论 [J].
汪庆华 .
现代法学, 2019, 41 (02) :54-63
[4]   奇点临近:福音还是噩耗——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最大挑战 [J].
何怀宏 .
探索与争鸣, 2018, (11) :50-59+117
[5]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及其规约之径 [J].
闫坤如 ;
马少卿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4) :331-336
[6]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 [J].
段伟文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06) :98-108
[7]   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 [J].
孙伟平 .
哲学研究, 2017, (10) :120-126
[8]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7, (02) :108-116
[9]  
监管人工智能系统:风险、挑战、能力和策略[J]. 马修U.谢勒,曹建峰,李金磊.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03)
[10]   休谟的反宗教的目的和目标——“阉割”的神话与《人性论》之谜的解决 [J].
P拉塞尔 ;
曾晓平 .
世界哲学, 2015, (01) :12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