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五里坡高位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杜国梁 [1 ,2 ]
张永双 [1 ,2 ]
姚鑫 [1 ,2 ]
郭长宝 [1 ,2 ]
杨志华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降雨; 成因机制; 裂隙扩展判据; 启动判据;
D O I
10.16285/j.rsm.2016.S2.064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7月10日发生的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滑坡-碎屑流,属于典型的降雨型高位斜向层状岩质滑坡-碎屑流灾害。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和进一步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五里坡滑坡-碎屑流的成因及演化模式,并对五里坡高位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后缘裂隙扩展判据和滑坡启动判据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五里坡滑坡的演化模式为后缘拉张裂隙形成→降雨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动、静水压力联合作用下斜坡沿泥质软弱层滑动→后缘拉裂槽形成→"7·10"强降雨诱发滑坡复活→滑体前缘临空崩落、加速→崩滑体沿沟谷铲刮、运移→堆积停止。从力学角度推导了前期降雨作用下滑体后缘裂缝自动扩展的最小深度、滑坡失稳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临界降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充满水的后缘裂缝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开始自行扩展的临界深度为11.3 m;后缘裂隙贯通至滑带后,当五里坡斜坡体在后缘裂缝水头高度达到9.8 m时滑坡处于启动的临界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5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1] 贵州关岭大寨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研究
    殷跃平
    朱继良
    杨胜元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4) : 445 - 454
  • [12] 滑带土的研究进展
    李晓
    梁收运
    郑国东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5) : 484 - 491
  • [13] 东河口滑坡-碎屑流高速远程运移机制探讨
    孙萍
    张永双
    殷跃平
    汪发武
    吴树仁
    石菊松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6) : 737 - 744
  • [14] 暴雨型滑坡降水入渗机理分析
    刘礼领
    殷坤龙
    [J]. 岩土力学, 2008, (04) : 1061 - 1066
  • [15] 近水平岩层滑坡启动的临界水柱高度分析
    吕美君
    晏鄂川
    程江涛
    [J]. 岩土力学, 2008, (01) : 207 - 211
  • [16] 矿物成分、特征地球化学组分对水在滑带形成中作用的指示意义:以三峡库区大型滑坡为例
    文宝萍
    陈海洋
    [J]. 地学前缘, 2007, (06) : 98 - 106
  • [17]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黄润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3) : 433 - 454
  • [18] 三峡库区宝塔滑坡泥化夹层泥化过程的水岩作用
    李守定
    李晓
    张年学
    刘艳辉
    [J]. 岩土力学, 2006, (10) : 1841 - 1846
  • [19] 岩质边坡水力驱动型顺层滑移破坏机制分析
    刘才华
    徐健
    曹传林
    陈从新
    冯夏庭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9) : 131 - 135
  • [20] 饱水岩体边坡抗滑稳定系数计算
    刘玉梅
    杨振凯
    [J]. 岩土力学, 2003, (S2) : 329 -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