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事件的数学形态学特征及空间表现

被引:13
作者
扈海波
王迎春
刘伟东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灾害空间评估; 动态腐蚀膨胀; 灾害图谱化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几何面特征是气象灾害的主要空间形态表现,气象要素值的同化结果、下垫面地表类型、人口和财产的聚集特征组合在灾害特征面上的分布情况呈现显著空间差异及分布不均衡。利用空间分析和数学形态学方法,依据城市地区复杂下垫面所表现的地表土地覆盖类型,生成数字化动态卷积模板,对建立在气象要素分布图上的图谱化网格进行动态膨胀和腐蚀操作,计算结果可图形化表示为气象灾害在城市空间面上的影响图谱,并以此作为气象灾害在城市地区造成影响的空间评估结果。针对北京1999年7月22日的高温灾害性天气的个例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或包含"水体"和"绿地"的空间网格区域大多被执行了腐蚀操作,而建筑用地、道路、水泥地面等分布较集中区域的空间网格,则被执行了膨胀操作。因此,采用数学形态学的"面状灾害事件"空间形态特征的演算对表现灾害自然强度及评估多致灾因子下灾害的真实影响情况是非常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种安全可靠的分布式气象数据库系统设计 [J].
赵伟 ;
脱宇峰 ;
杨银娟 ;
蒋南 ;
杜衍富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250-256
[2]   气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刘品高 ;
江南 ;
谭萍 ;
佘万明 ;
葛毅华 ;
丁岳强 ;
唐林 ;
许霖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547-553
[3]   关于灰度数学形态学的表示定理 [J].
邓廷权 ;
戴琼海 .
计算机工程, 2005, (15) :1-3
[4]   基于GIS技术的海塘防洪减灾信息系统 [J].
刘南 ;
刘仁义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1) :116-120
[5]   基于GIS的马尾松毛虫灾害空间扩散规律分析 [J].
武红智 ;
陈改英 .
遥感学报, 2004, (05) :475-480
[6]   北京地区一次小雪天气过程造成路面交通严重受阻的成因分析 [J].
孙继松 ;
梁丰 ;
陈敏 ;
廖晓农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57-1066
[7]   关于中国重大气候灾害与东亚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J].
黄荣辉 ;
陈际龙 ;
周连童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3, (04) :770-787
[8]   图形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在中期雪灾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陈静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1) :109-116
[9]   数学形态学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J].
戴青云 ;
余英林 .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1, (04) :478-482
[10]  
Geo-data acquisition through mobile GIS and digital video: an urban disast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 Lorena Montoya.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 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