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水沙关系特征分析:以长江大通站为例

被引:10
作者
王霞 [1 ]
吴加学 [1 ,2 ]
机构
[1]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文时间序列; 连续小波变换; 水沙关系;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长江大通站近50年(1957~1999年)的水沙数据,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水沙时间序列多尺度小波特征,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水沙关系式。分析结果显示:(1)大通站水沙序列年内洪、枯季周期波动最为显著,流量的长周期特征明显,含沙量与输沙量的短周期特征显著。(2)大通站水沙序列多尺度特征明显,流量的振荡周期主要为3~6 a和8~16 a;含沙量多尺度振荡周期较为平稳,4~6 a的周期振荡中心尺度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输沙量以4~6 a和10~14 a的周期显著振荡,输沙量变化平稳,较含沙量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期。(3)根据流量小波特征分析,近50年的水沙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分时段拟合水沙关系曲线,发现总体水沙曲线的指数与正常期和丰水期的接近,而与少水期的存在较大的差距。少水期系数较小、指数较大,表明在少水期泥沙的供给量较少,但水流的搬运能力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40年来长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可能影响因素探讨 [J].
张强 ;
陈桂亚 ;
姜彤 ;
任国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257-263
[2]   伊河流域径流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J].
吕翠美 ;
吴泽宁 ;
刘文立 ;
胡彩虹 .
人民黄河, 2007, (05) :26-28
[3]   近50年来黄河人海水沙通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王海龙 ;
李国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2) :1639-1644
[4]   长江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时间系列分析 [J].
张瑞 ;
汪亚平 ;
潘少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23-434
[5]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J].
万新宁 ;
李九发 ;
何青 ;
向卫华 ;
吴华林 .
泥沙研究, 2003, (04) :29-35
[6]   水文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的小波变换法 [J].
王文圣 ;
丁晶 ;
向红莲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2, (06) :14-17
[7]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等著, 2001
[8]  
Fit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diment rating curves[J] . N.E.M. Asselman.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0 (3)
[9]  
The particle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fluvial suspended sediment: an overview[J] . D. E. Walling,P. W. Moorehead.Hydrobiologia . 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