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ACEI/D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玲
周颖玲
林曙光
机构:
[1]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雷米普利;
高敏C-反应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雷米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病例选择: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AS患者,排除明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疾病、严重感染或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影响随访、半年内有1个月以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用药史以及对ACEI过敏患者。样本量估计及分组:随机将患者分为ACEI组(雷米普利5mg,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不用ACEI和ARB治疗)21例,其中ACEI组按ACE(I/D)基因型分为DD、ID、II组,每组保证最少20例。药物治疗方案:雷米普利2.5mg开始逐渐加至5mg,疗程至少3个月。收集所有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作为基线指标。PCR检测ACE(I/D)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频率。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入选患者hsCRP水平的变化。随访3个月。协方差分析ACE基因DD、ID、II三种基因型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结果与结论雷米普利5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3个月可降低患者hsCRP水平,按ACE(I/D)基因型分型DD、ID、II三组患者之间治疗后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69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