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及认识

被引:18
作者
刘建锋 [1 ]
彭军 [1 ]
贾松 [1 ]
汪彦 [1 ]
游李伟 [1 ]
孟中华 [2 ]
机构
[1] 新疆石油管理局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集层; 非均质性; 流动层段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藏流动单元研究属于地质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术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近20年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和现状作了简要述评,概述了不同角度提出的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对流动单元概念的理解及其基本研究思路;并在流动单元与岩石物理相的关系、关于流动单元的动态性、定量描述流动单元参数选择、应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等方面也提出了认识和意见,以期能更深入有效的开展流动单元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110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的探讨 [J].
高博禹 ;
彭仕宓 ;
龚宏杰 ;
岳湘安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85-89
[2]   关于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 [J].
靳彦欣 ;
林承焰 ;
赵丽 ;
赵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130-132
[3]   喇嘛甸油田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J].
黄修平 ;
姜喜庆 ;
赵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2) :7-8+74
[4]   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3) :8-10+74
[5]   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 [J].
俞启泰 .
石油学报, 2000, (02) :45-50+3
[6]   油藏描述技术的一些发展动向 [J].
穆龙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6) :42-46+6
[7]   动态流动单元研究 [J].
阎长辉 ;
羊裔常 ;
董继芬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3) :66-68
[8]   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 [J].
吴胜和 ;
王仲林 .
沉积学报, 1999, (02) :87-92
[9]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2) :43-47+115
[10]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