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被引:3
作者
詹花秀
机构
[1]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发展模式;
D O I
10.16479/j.cnki.cn43-1160/d.2015.04.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我国城市化的失衡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失衡,人口增加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失衡,一头是有城无人、有城无市、有城无业;另一头是过度城市化。失衡的原因在于政府是城市的缔造者,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一心想把城市造到郊外去,而居民则希望在城市谋生和享受城市福利。其症结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城市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内涵有质量的城市,摸索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活动,对城市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J].
孙英辉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9) :174-174
[2]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 [J].
石忆邵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47-52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7) :4-9+2
[4]   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 [J].
夏锋 .
改革, 2013, (03) :25-36
[5]   大城市人口还有增长空间 [J].
陆铭 .
中国改革, 2013, (03) :68-71
[6]   论国内外特殊约束条件下中国城镇化过程与道路的特殊性 [J].
黄锟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1 (09)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