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我国担保机构运作模式选择

被引:5
作者
吴祥江
胡日东
机构
[1] 华侨大学商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贷配给; 互助性担保机构;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09.08.015
中图分类号
F832.39 [其他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保机构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正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本质原因,进而分析担保机构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运作机制,并比较不同形式的贷款信用担保机构,最终得出结论,互助性担保机构是我国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的最优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61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信用担保作用机制与政府支持农信担保的路径选择——以昆山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为例 [J].
王玮 ;
何广文 ;
于丽先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11) :74-79
[2]   均衡信贷配给、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 [J].
彭磊 .
当代财经, 2003, (08) :50-53+60
[3]  
桥隧模式.[M].金雪军等;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孔曙东;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5]  
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M].董彦岭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J].Michel Crouhy;Dan Galai;Robert Mark.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