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万晓红
机构
[1] 武汉体育学院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报道; 国家形象; 传播效果;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09.06.030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050302 ;
摘要
4年一届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因此,奥运会报道不仅是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同时也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北京奥运会,中国媒体第一次以东道主身份参加奥运会报道,就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奥运会报道对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我们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受众媒介期待、媒介接触、媒介使用与满足等方面,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武汉8+1城市圈的9个城市中,随机抽取了1000人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北京奥运会,我国媒体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全球公众了解到了中国人民的开放、包容以及对和平的热爱,展示了大国风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收到了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预设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94 / 6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奥运,新媒体发力 [J].
范洁 .
传媒, 2008, (09) :19-21
[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内涵、背景和任务[J]. 童世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04)
[3]   大众趣味下的形象设定——女大学生的再现研究 [J].
朱莱 ;
王娟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5) :71-74
[4]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实施方式 [J].
孔繁敏 ;
李岩 .
体育与科学, 2005, (04) :28-30
[5]   论“举国体制”与《奥运争光计划》的关系——兼论制定新的奥运争光计划的几个问题 [J].
郝勤 ;
任海 .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