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油田合采井原油产量分配

被引:6
作者
赵红静
尹太举
梅博文
张敏
孙玮琳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2] 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3]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
[4]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湖北荆州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湖北荆州
[6] 河南濮阳
[7]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湖北荆州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湖北荆州
关键词
色谱指纹; 凝析油; 稠油; 产量分配; 板桥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级色谱指纹技术为油藏流体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经济、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利用高级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分别对大港油区板桥油田产凝析油和产重质油的几口合采井进行了单层产量分配,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吻合较好,对下一步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文昌13-1油田部分混采油井产能分配计算
    朱俊章
    侯读杰
    黄宝家
    徐新德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 187 - 190
  • [2] 板桥凹陷带油环凝析气藏类型和成藏条件分析
    李军
    李凤霞
    周立英
    朱银霞
    赵景茂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 271 - 274
  • [3] 带油环凝析气藏动态储量计算——以板中北高点带油环凝析气藏为例
    余元洲
    杨丽容
    史长林
    朱小丽
    邢卫东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 311 - 314
  • [4] 黄骅坳陷天然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对策
    吴永平
    于学敏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 235 - 239
  • [5] 板桥断裂构造带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刘玉梅
    邓泽进
    孙广伯
    曹宏涛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 275 - 278
  • [6] 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气藏连通性及配产研究中的应用——以涠洲12-1油田和东方1-1气田为例
    黄保家
    李旭红
    陈飞雄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5) : 9 - 15
  • [7] 合采井原油产量分配计算的新技术──紫外光谱法
    邹宇峥
    马亭
    梅博文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 168 - 172
  • [8] 油藏及开发地球化学导论.[M].侯读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