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地形分异格局研究

被引:29
作者
孔宁宁
曾辉
李书娟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植被格局; 地形影响; 人为影响;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2.098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卧龙自然保护区 1987年和 1997年两个时段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植被制图 ,并与DEM模型数据进行叠图分析 ,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在各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1)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大规模森林砍伐活动使林地的分布格局受到强烈干扰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 80年代中期 ;(2 )研究时段内的生产性育林活动、保护性育林活动和自然植被恢复过程 ,对森林植被类型的地形分布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3)保护区目前仍存在着一些显著的人为干扰现象 ,针叶林及阔叶林比重的减少和灌丛数量的相应增加 ,反映出保护区目前人为干扰活动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 ,应当引起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 [J].
沈泽昊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2000, (10) :1089-1095
[2]   地形对亚热带山地景观尺度植被格局影响的梯度分析 [J].
沈泽昊 ;
张新时 ;
金义兴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30-435
[3]   DCCA排序轴分类及其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 [J].
邱扬 ;
张金屯 .
生态学报, 2000, (02) :199-206
[4]   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研究 [J].
刘文耀 ;
盛才余 ;
刘伦辉 ;
李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12-16
[5]   鼎湖山植物群落及其主要植物的热值研究 [J].
任海 ;
彭少麟 ;
刘鸿先 ;
曹洪麟 ;
黄忠良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2) :53-59
[6]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04) :81-87
[7]   Landscape metrics for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de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J].
Herzog, F ;
Lausch, A ;
Müller, E ;
Thulke, HH ;
Steinhardt, U ;
Lehmann, S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 27 (01) :91-107
[8]  
Forest gradient response in Sierran landscapes: the physical template[J] . Dean L. Urban,Carol Miller,Patrick N. Halpin,Nathan L. Stephenson.Landscape Ecology . 2000 (7)
[9]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landscape structure at multiple scales across a Northern Wisconsin, USA, pine barrens landscape[J] . K.D. Brosofske,J. Chen,T.R. Crow,S.C. Saunders.Plant Ecology . 1999 (2)
[10]   Effects of grazing and topography on long-term vegetation changes in a Mediterranean ecosystem in Israel [J].
Carmel, Y ;
Kadmon, R .
PLANT ECOLOGY, 1999, 145 (02) :24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