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IL-10及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43
作者
段圣杰
尚进林
琚小红
刘晗睿
胡晓雁
机构
[1]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内皮素-1; 白介素-10; 超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素(ET)-1、白介素(IL)-10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656例、亚急性期244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将其分为轻度组286例、中度组448例、重度组166例。均行头颅CT检查明显脑梗死面积,检测血清ET-1、IL-10、hs-CRP浓度,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率轻度组(12.24%)<中度组(23.44%)<重度组(31.93%)(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除了NIHSS评分依次明显升高外,血清ET-1浓度[(97.86±19.42)μg/L、(110.16±22.50)μg/L、(128.92±23.71)μg/L]、hs-CRP浓度[(25.62±5.14)mg/L、(28.11±5.49) mg/L、(34.30±6.97) mg/L]依次明显升高,IL-10浓度[(12.41±2.72) pg/ml、(9.12±2.15) pg/ml、(5.97±1.37)pg/ml]依次明显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ET-1、hs-CRP正相关(r=0.69, P<0.05),与IL-10负相关(r=-0.7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T-1、hs-CRP浓度是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危险因素,而IL-10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ET-1、IL-10、hs-CRP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应进行密切监测并给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调节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等对症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J].
许杭雨 ;
徐浩 ;
张辰颉 ;
何迎晔 ;
柯博熙 .
重庆医学, 2017, 46 (26) :3691-3693
[2]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J].
宫鑫 ;
苗青 ;
李春芳 .
医学综述, 2017, (18) :3740-3744
[3]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周毅 ;
田学成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 (06) :869-872
[4]   颈动脉彩超结合Lp-PLA2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预测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J].
黄瑞瑜 ;
潘广伟 ;
黄伟雄 ;
尹小钢 .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 23 (02) :162-165
[5]   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研究 [J].
柳丰慧 ;
张可帅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 (01) :35-38
[6]  
miR-151a-3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常虹,卢祖能.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03)
[7]   急性脑梗死患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4、6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J].
Lu Zhigang ;
Lyu Xiaoqiang ;
Liu Yun ;
Huang Jiabing ;
Sun Shenggang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 (09)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iR-145、miR-497表达变化及其与Hs-CRP、MMP-9的相关性 [J].
罗振钊 ;
孔曼 ;
卢忠心 ;
王静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4 (08) :770-774
[9]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ox-LDL、hs-CRP、Hcy、IMT的相关性研究 [J].
朱润秀 ;
袁军 ;
李攀 ;
张艳梅 ;
赵琰 ;
冯银玲 ;
郭小亮 ;
韩冰 .
北京医学, 2015, 37 (05) :441-444
[10]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10水平的影响 [J].
傅江 ;
杨越 ;
赵轲 ;
寿津 ;
俞梁 ;
吕孔丹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02) :157-159